——訪易方達基金指數投資部總經理林偉斌
◎記者 陸海晴
初見易方達基金指數投資部總經理林偉斌,忙碌的他剛剛結束一場電話會議。 “把簡單留給投資者,把復雜留給自己。”林偉斌的一天常常從前一天晚上開始,晚上保證PCF清單(申購贖回清單)正確制作、準確上傳,第二天開盤前檢查ETF倉位和結構是否符合標準,盤中觀測和應對客戶申贖行為,收盤后做好投資者陪伴、持續輸入新知識“充電”……
在林偉斌看來,指數基金經理更像是產品工程師,深入了解市場需求,前瞻性設計和布局產品,用工匠精神打磨一款好的指數產品,在保證產品安全高效運作的基礎上,將產品推廣到合適的人手中。近年來,ETF期權陸續上市,也成為許多投資者構建策略的重要工具之一。林偉斌認為,隨著ETF期權的陸續上市,指數投資生態圈愈發完善。6月5日上市交易的科創50ETF期權,將有利于吸引長期資金配置科創板,助力科創板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
持續學習 以“工程師思維”做投資
作為指數行業老兵,2008年博士畢業后,林偉斌的第一份工作就與指數結下不解之緣。他先是在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從事股指期貨的產品研發工作,此后加入易方達基金的指數投資部,長期從事與ETF相關的研究和投資管理。
十幾年來,林偉斌坦言“戰戰兢兢,如履薄冰”。ETF的管理工作看似簡單,實則十分專業,需要提前做好大量的準備工作,甚至精確到每一個時點。“晚上10點至11點,有時候可能要到凌晨2點至3點,要根據相關數據制作和上傳PCF清單,這是確保ETF產品安全運作的第一塊基石。第二天早上8點之前,須再次校驗相關文件是否傳輸到位。9點之前,要打開投資管理系統,關注ETF倉位和結構是否符合標準,準備好再平衡指令。”
收盤后,林偉斌也無法閑下來。一方面,需要“輸出”,如定期舉行直播,向投資者普及ETF相關知識。另一方面,“輸入”也必不可少,學習新的知識,涉及股票、商品、REITs、海外市場等多種資產類別,探究創新產品等。
“市場信息愈發繁雜,作為指數基金經理越要回歸投資本源,不能迷失自己。”林偉斌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ETF是標準化產品,基金經理的工作更像是工程師,從ETF工具屬性出發,打磨好產品,把產品嵌入不同投資者的策略中去,爭取最大程度發揮ETF作為資產配置底層工具的產品價值。
前瞻布局 滿足多元化理財需求
2010年6月,創業板指數正式發布。易方達基金于2011年9月率先發行易方達創業板ETF,十多年來,這只ETF的規模已接近400億元。
當初申報易方達創業板ETF的那一幕,至今讓林偉斌記憶猶新:“易方達創業板ETF成立之初規模只有5.6億元,創業板指數的長期生命力使得產品茁壯成長。對于ETF而言,前瞻性布局十分重要,每一次布局的背后都是對相關產業、指數的深入研究。”
如今,易方達基金旗下ETF覆蓋A股寬基指數、A股行業主題指數、A股策略指數、跨境指數、商品等多個類別。“我們將繼續加強在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領域的產品布局,致力于滿足廣大居民多元化、多層次的理財需求。”林偉斌強調,布局產品時要更有前瞻性,加快產品創新研發步伐。
ETF產品相對較為專業,持續的投資者陪伴亦十分重要。“引導投資者如何配置ETF是各家指數基金管理人努力的方向,應該幫助投資者加深對ETF產品的理解,積極倡導長期投資、組合投資、基金定投等投資理念。”在林偉斌看來,只有讓廣大投資者真正從產品中獲益,才能實現ETF行業的發展壯大。
著眼長遠 科創板后市可期
近年來,指數投資生態圈不斷完善,繼上證50ETF期權、滬深300ETF期權、中證500ETF期權、創業板ETF期權和深證100ETF期權陸續上市后,6月5日科創50ETF期權上市交易,這也是我國首批基于科創50指數的場內期權品種。其中,作為期權合約標的之一的易方達上證科創板50ETF交投活躍,在ETF期權上市首日,該ETF成交額超過5億元,次日更是超過9億元。
談及此,林偉斌對科創板的發展前景充滿期待:“ETF期權具有價格發現、風險管理等重要作用,科創50ETF期權的上市,有利于吸引長期資金配置科創板,穩定現貨市場,提高市場定價效率,提升標的ETF流動性和規模。”
林偉斌表示,數字經濟有望成為今年市場的核心主線,而科創50指數由科創板中市值大、流動性好的50只證券組成,反映最具代表性的一批科技創新企業的整體表現。近期,科創50指數已經回調至今年3月行情啟動時的位置,估值與未來盈利的匹配度較高,具有相對較好的配置價值。
舉報郵箱: [email protected]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