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醫院就診不熟悉流程怎么辦?面對冬季頻發的流感如何預防?面對各種各樣的職業病該如何避免……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醫療健康科普知識頻繁出現在人們視野中。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指出,科學普及健康知識,有助于提高居民健康水平。趙利娟作為其中的年輕中醫代表,便以互聯網為媒介的醫療健康科普,讓晦澀難懂的中醫知識“活”了起來,促成了一場醫生與患者的“雙向奔赴”。
漫長的醫學之路,一生的醫學堅守
天微亮,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宿舍的門口,趙利娟便已置身于教室,開始了一天的學習。作為一名出生農村的孩子,對于廣大農村中老年群體的身體健康,趙利娟是深有所感。這也是她立志從醫的根本原因。
在河南省中醫學院(現河南省中醫藥大學)學習期間,她刻苦鉆研中西醫知識,立志將傳統醫學的精髓及現代醫學的精華帶到千家萬戶,服務一方百姓。
“在學校求學的日子雖然辛苦,但每當想到自己將來能夠成為鄉親們健康的守護者,我就充滿了動力。”趙利娟在接受采訪時感慨地說。2002年走出校園,在優異的完成了一年實習工作之后,趙利娟便開始了其一邊工作一邊繼續鉆研中醫學術的漫長之旅。也是其至今一生的堅守。
自2003年踏上工作崗位后,她遵循傳統古法中醫,深諳張仲景、李東垣六經、臟腑辨證,尤其擅長經方驗方應用,每遇紛繁復雜的疑難病癥,觀其脈證,參匯古今,撮其根本,針藥并用,每獲良效。
“打鐵還需自身硬,醫者更要技術高。”自工作以來,趙利娟始終保持利用業余時間繼續學習的良好習慣,持之以恒地鉆研專業知識,通過研讀中醫經典、跟師學習、參加學術交流等多種方式,不斷精進自己的業務水平,積累更為豐富的臨床經驗。她不但能從《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等諸多中醫巨著中汲取眾多經方驗方,而且還能結合臨床經驗創新性的為己所用。時至今日,經過近20年的積淀,趙利娟已經從當初一名初出茅廬的年輕醫生一步步成為名噪一方的執業醫師。
期望轉型,去切實踐行一名醫者的責任與擔當
“作為一名合格的中醫傳承者,我們不僅要會看病,更要懂得如何預防疾病、如何管理慢性病。”趙利娟說。自參加工作以來,趙利娟經常利用自己所學、所知、所感等中醫知識,深入一線,積極參與百姓健康公益大講堂、定期開展慢性病預防講座等,不斷延申自己的服務領域。
20年如一日的堅守,20年如一日的深耕,盡管趙利娟在中醫學術上的造詣不斷提升,但作為一名見慣了太多生離死別的一線醫務工作者,其對醫生“治病救人”天職的認知也在逐漸發生著轉變。
或許是見慣了太多面對病痛折磨的無助與無奈,讓趙利娟覺得,盡管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醫療體系不斷完善,醫療服務不斷改進,但去醫院就診的患者卻并沒有降低。特別是近兩年來,反而呈上升趨勢發展。
面對這種思想的不斷沖擊,趙利娟對生命的感悟和生活不易的體會也更加深刻,同樣也更加理解生命和健康對每個人的意義;更加理解倍受疾病困擾的人們對良醫良藥的渴望。于是,她脫下了白大褂,利用十年的時間穿越了無數個深山老林,踏遍了無數道山澗溪水,從北到南,從秋到冬,訪名醫、嘗百草、收名方,足跡遍布了十萬深山……彷佛一位行走的方醫,竭力的去探尋中醫發展之根,上溯岐黃下迨至今。
轉眼,十年的游歷,十年的辛酸,趙利娟逐漸明白:“醫生的責任并不是多看病,多治病,“它”的使命應該是讓人少生病,不生病。”有了這樣的認知,趙利娟更加明確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即醫生應該讓大眾牢固樹立“以養為主、以醫為輔”的醫養結合發展理念。探索醫養康養相融合的新路徑,將健康教育、預防保健、康復護理、安寧療護、日常生活照料互通互融。充分發揮醫共體、醫聯體的資源優勢,創新整合資源,把醫康養護由機構向社區和家庭延伸。
親切觸網,作一名堅定的大眾健康“守門員”
談及為什么“觸網”?為什么走進“屏幕”作一名“家庭醫生”?趙利娟說“家庭醫生是‘健康守門人’和‘控費守門人’,在維護全民健康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據了解,目前,我國醫療資源配置呈“倒金字塔”結構。優質醫療資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大醫院。就像救人,大家都擠在河流的下游挽救落水者,落水者即便幸運地被打撈上岸,也是奄奄一息。雖然打撈者筋疲力盡,但落水者還是越來越多。實踐證明,與其在下游費力打撈,不如在上游修壩筑堤。而以全科醫生為主體的家庭醫生團隊,就處在疾病防治的上游。
談及角色的轉變,趙利娟又說:“過去主要任務是治病,范圍無外乎一天多少個病號。現在任務要重的多。患者覆蓋全國各地,既要時時監測他們的身體狀況,還要定時向他們傳播健康知識,講解如何預防大病、重病。希望能夠借此打破醫生‘只治不防,越治越忙’的現狀。”
采訪最后,趙利娟表示:“既然選擇了白大褂,那便是一生的堅守。如今,雖然轉換了‘陣地’,但醫者仁心的熱血卻更加沸騰。未來,自己將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新的工作陣地,借助互聯網,為提升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貢獻自己的畢生力量。”
舉報郵箱: [email protected]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