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11日,自今年以來,已有108家香港股票公司實施回購,總回購金額高達360億港元,其中友邦保險、騰訊控股、匯豐控股、長城汽車等4家公司累計回購金額超過20億港元。其中,友邦保險和騰訊控股的累計回購金額分別為133.88億港元和108.56億港元
◎記者 高志剛 郭成林
今年以來,面對持續低迷的股價走勢,一批優質港股上市公司競相實施大規模回購。據《上海證券報》記者統計,截至6月11日,今年已有108家港股公司實施回購,總回購金額高達360億港元,其中26家公司累計回購金額超過1億港元。
一位資深市場人士告訴記者,在股市低迷時期,積極回購股票可以給市場和公司帶來積極的提振作用。公司回購自己的股票,向市場發出被低估的信號,增加市場活動,有利于提振市場情緒和風險偏好。
根據海通證券的相關研究,自2005年以來,香港股市經歷了五輪回購浪潮,均在市場大幅下跌和估值較低時開始。統計數據顯示,在以往的回購浪潮之后,香港股市已經穩定和復蘇,特別是在回購浪潮結束后的一年內,恒生指數和恒生技術指數可以帶來更好的投資回報。其中,信息技術部門在回購浪潮后表現最好。
兩大龍頭領導回購
經過兩年的震蕩和下跌,香港股市目前的估值已進入歷史底部。截至6月9日,恒生指數市盈率和市凈率分別約為9倍和0.9倍,均位于近10年底部。
在港股市場進入底部區域后,在友邦保險、騰訊控股等龍頭企業的推動下,港股公司的回購業務日益活躍。
數據顯示,友邦保險、騰訊控股、匯豐控股、長城汽車等108家港股公司累計回購超過20億港元。其中,友邦保險和騰訊控股的累計回購金額分別為13.88億港元和108.56億港元,均超過100億港元。
事實上,回購股份已經成為友邦保險、騰訊控股等港股公司的常規行動。
根據香港證券交易所的公告,友邦保險于6月8日再次回購162.68萬股,耗資約1.32億港元。據公開統計,今年以來,友邦保險已回購84次,共回購1.6億股,累計耗資133.88億港元。
在友邦保險大規模回購的背后,是保險股整體表現的低迷。從今年年初到6月9日,友邦保險股價下跌5.63%,最大回撤一度達到20%。
在2023年5月股東周年大會上,友邦保險通過董事會授權回購當天已發行股份不超過10%的股份。目前,公司今年累計回購股份僅占已發行股份的1.38%,可見公司仍有較大的回購空間。
海通證券認為,保險業經營具有明顯的順周期特征,隨著經濟復蘇,資產負債基本面有所改善。
看看騰訊控股,6月8日,該公司投資約4.02億港元回購121萬股,每股交易價格為328.4港元至335港元。騰訊控股連續幾天回購的趨勢仍在繼續。
今年以來,騰訊控股連續34次回購股份,累計回購3076.65萬股,總投資108.56億港元,每股回購最低價306港元,最高價393.8港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公司今年的回購尤為活躍。去年同期,公司分別回購25次、1610.44萬股、63.99億港元。
從業績來看,騰訊控股今年一季度業績全面恢復。根據2023年一季度財務報告,公司營業收入1500億元,同比增長10.7%;歸母凈利潤325億元,同比增長27.4%。網絡游戲、網絡廣告、金融技術和企業服務都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
東方證券表示,在游戲方面,騰訊控股2023年擁有豐富的產品儲備,游戲版本號正常發布后,將給公司帶來持續增長。在廣告方面,在公司視頻號生態形成后,預計將繼續貢獻更大的增量,市場份額將有更大的改善空間。
三大行業“熱情”最高
據進一步統計,今年以來實施回購的港股公司分布在軟件服務、醫藥、房地產、保險、汽車等行業。
根據恒生一級行業的分類,由于友邦保險和騰訊控股的大規模回購,其保險和軟件服務行業的回購金額最大,分別為134.08億港元和115.42億港元。
此外,銀行和汽車行業的整體回購規模也較大,均超過20億港元。例如,長城汽車在H股回購方面相當積極。今年以來,已回購1.92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27%,累計使用資金達到21.97億港元。
此外,長城汽車計劃在6月中旬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建議授權董事會回購A股和H股,不超過已發行股份類別的10%。
從回購公司數量來看,軟件服務、藥品、生物技術、房地產公司數量排名前三,分別為13家、12家和10家,分別占12%、11%和9%。例如,自今年以來,醫藥生物行業的石藥集團回購了約2.29億港元的3000萬股股票。
在房地產行業,李嘉誠等長實集團近期加大了回購力度。數據顯示,長實集團今年回購1656.7萬股,總額7.21億港元。
舉報郵箱: [email protected]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