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湯立斌
近年來,在注冊制度改革的指導下,我國資本市場法治建設取得了突破,法律體系的“四梁八柱”不斷完善,資本市場的運行生態得到了顯著優化。
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惠滿最近表示,中國證監會將繼續以“零容忍”的態度,嚴厲打擊各種違法行為和市場混亂,努力加強注冊制度全面實施后的市場秩序維護和生態建設。專家建議,下一步應更加精細、科學、合理地完善現有制度,進一步提高信息披露的黃金含量,嚴厲打擊“欺詐”、企業制造信息壁壘,減少信息不對稱、披露不及時等情況。
在全面注冊制下
不斷鞏固資本市場的基本法律法規
今年2月,股票發行登記制度相關制度規則全面實施,登記制度安排基本確定,資本市場法治建設進入新階段。
中國證監會首席律師焦金洪近日在首屆中國資本市場法治論壇上表示:“全面注冊制度是資本市場的全面、根本性變革,是中國資本市場進入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新階段的‘成人禮’。”。
焦金紅認為,中國資本市場的法治建設呈現出三個方面的變化:從參考和移植海外規則到更加注重與中國現實的結合;從試點和實驗規則到更成熟和成型的制度;從“紙法”到“行動法”。
復旦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孫立健在接受《上海證券報》采訪時表示,注冊制度強調,以信息披露為核心,能夠有效規范市場發展,是當前資本市場創新活力的保證。自注冊制度改革實施以來,監管一直保持著執法的高壓態勢,“零容忍”執法司法制度和機制不斷完善,對市場形成了強有力的威懾,企業利用上市尋求利益的“機會主義”等違法案件顯著減少。
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多措并舉,提高投資者保護水平
根據中國結算披露的數據,截至今年4月底,中國投資者總數近2.18億,其中a股投資者近2.17億。在綜合注冊制度下,有必要對保護投資者權益作出更詳細的制度安排。
中國資本市場作為完善投資者保護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不斷完善多元化的糾紛解決機制。去年,“康美案”裁定,5.2萬名投資者依法賠償24.59億元,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得到了真正的保護。今年,紫晶存儲欺詐發行案的中介機構主動設立專項基金,賠償投資者損失,成為雙方承諾制度的第一次實踐。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唐欣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出了三個建議:一是中國資本市場散戶投資者眾多,在市場成熟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種挑戰;二是保護投資者不是無條件保護,只有合法權益應受到市場保護;三是中國特色投資者保護制度強調保險機構的作用,為了更好地開展投保工作,應進一步提高投保機構的能力和專業水平,并匹配相應的權力和責任。
依法從嚴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努力鍛造良性市場生態生態
數據顯示,中國證監會去年處理了603起案件,其中136起重大案件將123起涉嫌犯罪案件和通知線索移送公安機關,案件核實率達到90%。案件數量持續下降,進一步鞏固“嚴格”的監管氛圍,進一步凈化市場生態。
據業內人士分析,從近年來資本市場執法的角度來看,市場違規行為主要表現出以下特點:一是“內部新聞股票利潤”的市場習慣尚未消除;二是市場行為組織操縱,團伙特征更加明顯;三是財務欺詐技術隱藏復雜;第四,部分中介機構缺席問題突出。
易近日在陸家嘴論壇上表示,中國證監會高度重視資本市場監管,將繼續加強對市場交易行為的監控,做好量化交易等新交易方式的跟蹤分析,堅決打擊內幕交易、市場操縱等違法行為,切實維護良性健康的市場秩序和生態。
“資本市場良性生態建設的關鍵是充分發揮投資者保護作用,提升公司內在價值,完善高水平的信息披露機制。孫立堅認為,要進一步提高信息披露含金量,嚴厲打擊“弄虛作假”、企業制造信息壁壘,減少信息不對稱、披露不及時等情況。此外,隨著退市機制的正常發展,資本市場“新陳代謝”節奏加快,“血液交換功能”不斷完善,也有助于鍛造資本市場的良性生態。
唐欣表示,加強資本市場“零容忍”制度建設,應更加完善、科學、合理地完善現有制度。例如,對虛假陳述的民事賠償責任,應建立多元化的問責機制,及時優化內幕交易的判斷和法律責任。
舉報郵箱: [email protected]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