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新聞記者 孫翔峰
從管理結構、人員配備、考核機制等各個方面來說,投顧業務在券商業務領域中的發展戰略亟待提升。
現階段,許多組織依然會投顧業務定位于服務項目或是協助單位。在證券日報的此次調研中,有63.89%的機構認為投顧服務的核心就是為其提供投顧產品為客戶服務,進而產生投資顧問收益;75%機構將投資顧問精英團隊定位于資產管理協助單位,根據塑造投資顧問工作人員的投資顧問水平,提高面向用戶的服務水平,從而推動商品銷售等;66.67%機構將投資顧問精英團隊定位于支持部門,給予證券經紀業務附加的投資咨詢服務,為用戶開發及服務、線上營銷、渠道開拓等給予支持。
人員配備層面,參加此次調研活動36家銀行中,投資顧問機構或團隊總數在5~20人和人之間的比重63.89%,10~20人和人之間的比重27.78%,總數在20人以上的也僅僅占有率30.56%。在龐大證券公司總公司體系里,不夠20人的團隊配備顯見薄弱。
無論從現況來說,還是對于市場發展的角度看,投資顧問在券商公司發展戰略里都有必需進一步提高。
最先,提高投顧業務戰略意義是促進市場拓展的現實需求。從調研情況看,僅有38.89%的部門對投顧業務配有獨立的KPI,而且投顧業務有關權重比例在10%之上,超出20%機構乃至沒有對投顧業務配有獨立的KPI,這就意味著大部分投資顧問的工作重點務必放到其他綜合服務上,無法對客戶進行全面服務。因為單位精準定位稍低,大部分機構投資顧問總公司并沒有批準設立的基金投顧業務團隊,沒法認真貫徹管理方法用意,造成業務流程發展緩慢。
次之,發展趨勢投顧業務能夠幫助證券公司解決非常大的減費工作壓力。從海外市場來看,證券公司傭金不斷下降趨勢明顯,尤其是互聯網券商的高速發展,促使一些證券公司單客的邊際效益不斷下降,一部分證券公司具有了更多的減費不理智。投顧業務能夠在原有傭金的前提下,進一步挖掘單客使用價值,提升證券公司風險預防水平。
除此之外,投顧業務完成投資人利益組織權益統一,是證券公司融入中國資本市場轉型發展,服務百姓投資需求、達到老百姓資產資本增值的主要運營模式。不論是證券投顧或是基金投顧,通過提高AUM(資產管理規模)收費方式占有率、調節一線投資顧問考評體系等,能夠減少證券公司對成交量、金融業產品代銷經營規模等相關信息的依賴性,進一步推動投資人向股票投資、長線投資等轉型發展。
舉報郵箱: [email protected]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