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范子萌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續兩天強勁反彈,改變了之前連續下跌的趨勢。
6月16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大幅上漲。截至當日,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匯率日最高分別達到7.1052、7.1077,比月內低點反彈700多點。15日晚,歐洲央行宣布繼續加息后,美元指數走弱,導致離岸人民幣大幅反彈,創下3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相比之下,在過去的兩個月里,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總體上有所下降。Choice數據顯示,自4月中旬以來,美元指數上漲了1.22%。同期,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跌約3.5%。
美元指數的階段性反彈是近期人民幣匯率下跌的直接驅動因素。中國銀行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表示,自“811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與美元指數高度負相關——當美元指數上升,美元走強時,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將下降。相反,當美元走弱時,人民幣升值美元。考慮到美元指數僅在5月份就上漲了2.5%,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跌并不奇怪。
自4月中旬以來,市場對美聯儲降息預期進行了回調,結合債務問題擾亂了市場風險偏好,許多因素共同推動美元指數保持強勁。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非美國貨幣都有不同程度的貶值,其中日元貶值5.75%,歐元貶值近1%。
外匯供需是人民幣匯率周期性波動的重要市場因素。智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所所長連平表示,自今年年初以來,市場實體的外匯購買意愿顯著增加,外匯購買與外匯結算之間的需求差異擴大。在服務貿易導向的外匯購買需求的推動下,居民和企業的外匯需求增長更快,支持美元匯率走強。
此外,自第二季度以來,人民幣匯率的支撐基本下降,利率下降增加了人民幣匯率下降的壓力。連平表示,6月以后,政策利率和市場利率都有所下降,先是商業銀行存款利率下降,后來逆回購利率略有下降,MLF(中期貸款便利)利率也面臨相應的調整。“這一系列利率下行措施是自6月以來人民幣匯率進一步下跌的主要驅動因素,因為美元指數自6月以來沒有走強,而是走弱?!?/P>
展望下半年,人民幣走勢備受關注。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確表示,隨著美國經濟的逐步壓力和美聯儲緊縮預期的放緩,美元指數可能會在第三季度走弱。在國內,隨著前期政策儲能的逐步釋放,經濟內生動能可能觸底反彈,經濟基本面對人民幣的支撐作用將凸顯。預計人民幣將在內外壓力放緩的推動下逐步穩定,進入升值通道。
連平說:“在當前和未來,面對人民幣匯率的不確定性和雙向波動,市場實體和投資者應積極謹慎地應對匯率波動的風險?!?。匯率的短期波動是不可預測的。市場實體應避免人民幣匯率“上升或下降”的單邊思維,堅持以“保存”而不是“增值”為核心的匯率風險管理原則。
匯率市場的不確定性也對涉外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企業應將匯率波動納入日常財務決策,盡量減少匯率波動對企業經營的負面影響。連平表示,人民幣跨境結算的業務范圍應同時擴大。特別是擴大“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拉丁美洲、東南亞、中東、非洲外貿和投資交易范圍,努力平等使用國內貨幣進行跨境支付結算,有效規避匯率波動的風險。
舉報郵箱: [email protected]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